<menuitem id="kvf8t"></menuitem>

    <strike id="kvf8t"><label id="kvf8t"><var id="kvf8t"></var></label></strike>
    <ruby id="kvf8t"><del id="kvf8t"></del></ruby>

    <ruby id="kvf8t"></ruby>

    <noframes id="kvf8t"><option id="kvf8t"></option></noframes>

    首頁 500強 活動 榜單 商業 科技 領導力 專題 品牌中心
    雜志訂閱

    既生柳傳志,何生任正非?

    2021-10-10

    在科技領域華為與任正非的存在,可能是聯想集團和柳傳志回歸A股科創板上市陽謀最大的“不幸“。

    文本設置
    小號
    默認
    大號
    Plus(0條)

    10月8日,國慶黃金周剛結束,聯想集團回歸A股的計劃便宣告破滅了。從9月30日消息稱聯想集團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受理,到IPO審核狀態變更為“終止”,僅一個工作日的時間。

    10月10日晚,聯想集團發布公告解釋了終止科創板上市的原因。公告稱,考慮到公司業務規模及復雜度,招股說明書中的財務信息可能會在申請的審閱過程中過期失效。同時,審慎考慮最新發行上市等資本市場相關情況后,該公司決定撤回中國存托憑證于科創板上市及買賣的申請。

    雖然看起來是由聯想集團主動撤回申請的,但不知是聯想集團真的主動,還是被交易所或監管部門“勸退”的。

    如果以發行存托憑證的方式如愿在A股科創板上市,聯想集團除了將融資100億元人民幣之外,還將實現香港、美國與內地的三地掛牌?;贏股尤其是科創板更高的估值,回歸A股對于提升聯想集團的流動性和企業估值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同時也是避免聯想集團中概股風險的必要之舉。而這也正是營收規模超過4000億元卻鐘意于國內科創板市場的聯想,聘請頂級投行中國國際金融公司作為主承銷,與高盛、中信證券組成豪華聯合承銷團的原因。

    作為世界最大的PC產銷企業的聯想集團,其撤回中國內地科創板上市申請這一行動本身,和其啟動登陸內地科創板計劃一樣受人矚目。雖然聯想集團自身的招股說明書對于聯想的描述亮點多多,諸如PC的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全球市場結構較為平均而無市場集中度過高之風險、營收與盈利連續三年持續增長、是擬登陸和已實現科創上市企業中科研經費和科技人員規模最大的公司等等,但是事實上聯想集團近年來備受詬病也是不容忽略的事實。

    聯想集團近年來備受詬病的問題,主要聚焦于以下幾點:

    第一,聯想到底是不是中國企業?走向開放的中國科創板市場雖然不見得必然會拒絕外國企業來華上市,但聯想集團有其特殊性。這是一家成長于中國內地和盈利也主要來源于內地市場的企業,收購IBM的PC業務后,將總部遷至美國并公開聲稱自己是美國企業,且反而以價格歧視來對待中國內地市場。因此中國的資本市場與公眾還是容易出現一些不同意見的。

    第二,聯想集團“貿工技”戰略的長期實施,導致的結果是將聯想打造為一個缺乏核心技術的組裝企業和銷售型公司。其所提交的招股說明書所體現的較低盈利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相對于其巨大的營收規模而小得可憐的研發投入占比,也讓聯想在近年來中國正在倡導的科技興國戰略大背景下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缺乏核心創新能力的企業形象雖然也經過了招股說明書中數千項技術專利的包裝,但是聯想集團近年來留給中國公眾的“搬箱子”、賣電腦的企業特征以及在5G標準之爭上留給輿論的有爭議的形象,依然明亮得有些晃眼。

    第三,按其招股說明書所言,聯想集團以僅僅200億元左右的凈資產規模來計劃募資100億元,而其已退休的名譽董事長、“創業教父”柳傳志與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企業負債率高企的情況下卻分別給自己開出了1億元的年薪。這一點雖然不能說必然構成了損害上市公司而自肥自利的事實,但在當今的輿論大環境之下也是顯得非常扎眼的。

    另外,源于中科院計算所的聯想集團,其不甚清晰的產權變動和實際控制權轉移至柳傳志個人的歷史脈絡,以及關于柳氏家族近年來的坊間議論,乃至與聯想及其創始人相關的滴滴與神州租車的各種不利傳聞,也都成為了聯想集團本身揮之不去的負資產。

    市場猜測聯想集團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是源于企業科技創新成分不足而難以與科創板的市場定位相匹配,但至于資本市場與監管部門到底真的如何看待聯想集團回A問題和如何給聯想集團定性,人們不得而知。不過,以當前的態勢來看,作為技術含量太低的銷售型公司的聯想集團,試圖要把自己包裝為一家科技巨頭還是不太容易的,而要讓市場接受聯想集團科技創新型企業形象的自我塑造同樣也有著較大的難度。

    這一點,也許有很大的原因是來自和以技術與創新為根基的華為的比較所致。因此在科技領域華為與任正非的存在,可能是聯想集團和柳傳志回歸A股科創板上市陽謀最大的“不幸“。

    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意氣風發的周瑜也曾發出“既生瑜、何生亮?”之天問。如今可能也會有人慨嘆,發出“既生聯想柳傳志、何生華為任正非?”的時代之問。

    不過,在這個寒意漸來卻意味著收獲的秋天,聯想集團回歸A股科創板計劃的終止,倒讓我想起了聯想漢卡發明者、曾經極力主張走“技工貿“路線而與柳傳志最終分手并黯然退出的原聯想集團的聯合創始人倪光南院士來。

    財富中文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富媒體知識產權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0條Plus
    精彩評論
    評論

    撰寫或查看更多評論

    請打開財富Plus APP

    前往打開
    熱讀文章
    色视频在线观看无码|免费观看97干97爱97操|午夜s级女人优|日本a∨视频
    <menuitem id="kvf8t"></menuitem>

    <strike id="kvf8t"><label id="kvf8t"><var id="kvf8t"></var></label></strike>
    <ruby id="kvf8t"><del id="kvf8t"></del></ruby>

    <ruby id="kvf8t"></ruby>

    <noframes id="kvf8t"><option id="kvf8t"></option></nofr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