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kvf8t"></menuitem>

    <strike id="kvf8t"><label id="kvf8t"><var id="kvf8t"></var></label></strike>
    <ruby id="kvf8t"><del id="kvf8t"></del></ruby>

    <ruby id="kvf8t"></ruby>

    <noframes id="kvf8t"><option id="kvf8t"></option></noframes>

    立即打開
    基因教父 | 狂人企業家如何與時代抗爭和妥協

    基因教父 | 狂人企業家如何與時代抗爭和妥協

    高揚 2018-05-16

    借此回顧中國過去四十年:一時波瀾壯闊,轉眼靜若止水,瞬間又暗流洶涌;透過此文兩萬余字看未來,依然深不可測,萬千可能。

    編者語:一篇姍姍來遲的重要稿件,關于一個非典型的《財富》年度人物。他特立獨行,與體制博弈,與對手較量,與時間賽跑,是一個在商卻厭商、無利也起早的爭議人物。但是,對于中國未來最重要的那個行業,他或許就是那個最重要的人。

    「2017年度中國商人」華大基因聯合創始人、董事長——汪建

    2017年12月的一個上午,企業家汪建在深商大會發表演講,是時座無虛席。這是一場并不知名的企業家聚會,但東道主深圳作為中國新興崛起的科技大都會,其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和雄心賦予會議不同以往的影響力。中國政府的高級官員與商界權貴相繼出席,他們同臺談論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以及生物技術將如何迅速改善人們的生活。當地官員曾試圖將這個最初只有3萬人口的漁村建造成像紐約和倫敦那樣的國際金融城,但后來目標發生了轉向,他們如今的想法是如何與硅谷比肩。

    64歲的汪建或許是能夠幫助深圳乃至中國達成愿望的那個人。在這里,他所創建的華大基因常常被稱為“下一個騰訊”。汪建是“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參與者,他幾乎憑借一己之力罕見地使中國的基因技術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并主導了它后來的產業化。作為行業無可爭議的領袖,汪建在會議上盡情展現自己的與眾不同。他穿著一身輕薄的運動衣從西裝革履的人群中蹦出來,快步跑上講臺。隨后汪建擺出一副授課的樣子,玩弄著一個事先準備好的DNA模型說:“五到十年,我們可以化學合成任何生命?!彼靡恢皇种庑笨恐v臺,眼望遠處的虛無,以輕蔑口吻留下一句話:“不管你喜不喜歡,它都要來了?!?/p>

    汪建的言論在中國的互聯網上遭到了嘲笑。幾天之內,演講視頻的點擊數超過50萬次,收到數千條網民的評論,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汪建在吹牛。在最受中國知識階層歡迎的問答網站知乎上,幾位自稱在華大基因工作過的員工說,汪建素來狂妄自大,夢想把自己塑造成造物主。還有人認為他“為了股價和名聲不擇手段”。一家善于制造話題的股市財經媒體則將汪建與樂視的創始人賈躍亭聯系在一起。后者所創建的互聯網科技集團近來搖搖欲墜,與其當初向投資者和員工所描繪的完美王國大相徑庭,曾經風光一時的賈躍亭也成為了商業騙子的代名詞。作者將兩人歸為一類,稱他們都只是講故事的高手。對于萬千無從證偽的看客,汪建就像是又一個拋售夢想的斂財者,一個滿口謊言的空想家。

    汪建卻表現得毫不在乎。他沒有對外作任何回應,就像一切都沒有發生過那樣。汪建不止一次告訴媒體,他從來都不關心別人的評價,并認為把時間花費在這種事情上完全是庸人自擾?!拔沂钦l,我在做什么,我肯定比你們清楚,用得著你們來告訴我?”

    高人一等的語氣令人不寒而栗。很多人覺得,汪建已經沉淪于揮霍自己的成就和權威。就連一些曾經與他工作過的人也認為汪建是在作秀,而且是以一種過時的、浮夸的方式?!案吒咴谏?,指手劃腳?!痹谏钲谝患页鮿摶蚬镜男菹^,我聽到年輕人談論汪建,“我們做的事情在他眼里就是小孩子過家家?!北本┮晃谎芯科髽I公共關系的學者對我說,“在習慣被討好的大眾眼中,汪建完了?!?/p>

    資本界也不得不臣服于汪建。全世界的投資人都希望見到他,但面見之后卻往往深感頭痛。而更多的投資機構則一直遭遇閉門羹。一位曾接觸過華大基因的投資人告訴我,汪建對外部投資者提出的談判前提是“一高三不”——高估值,不對賭、不承諾上市和回購。這意味著投資人必須對汪建抱有一種幾乎無條件的信奉和服從。這位投資人苦笑著說:“我們是去朝圣的?!弊钤缤顿Y華大基因的松禾資本合伙人、董事長羅飛曾談道,在其投出第一筆錢時華大基因甚至沒有商業計劃書。

    汪建也經常公開表達他在這件事情上的強硬立場。去年的一次采訪中,汪建被問及對于股票市場和資本方的態度?!拔覐膩聿豢垂善??!彼靡回灥膽蛑o口吻說,“如果我缺錢,你從門縫里塞給我,然后就離開?!蓖艚ǚQ投資者是戰友,但他是總指揮,“不聽話我就要打屁股?!彪S后他立即嚴肅起來,“資本妄想介入我的內部。在我這里還需要討論嗎?只有命令和執行?!?/p>

    對于政治,汪建表現得若即若離。華大基因的成功并非一個簡單的中國崛起的故事,實際上來自政治的影響對它而言有好有壞。該公司所涉入的基因研究及產業與大眾的生命健康相關,這決定了汪建不得不與政府展開合作。汪建因此常常對外稱,眼下中國政府仍擁有大量優秀且開明的人才和干部。他說,華大基因最多在一天之內接待了17個政府參觀團。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新領域的開拓者,汪建不僅要改變大眾認知和傳統經商文化當中的陳習,他也需要不斷對這個國家森嚴繁冗的科研、醫療體系發起挑戰。中國當今最具影響力的商人馬云對政商關系曾有一個廣受認可的表述:你應該與他(政府)談戀愛,但不要嫁給他??瓷先?,汪建也在試圖保持這種平衡感。雖然大多時候,他表現得更像一個反叛者。

    頑固的姿態產生一道裂痕。兩年前,汪建在中國中央電視臺的《對話》節目接受采訪。主持人拋出三條圍繞汪建的爭議讓其回應,并在他作答后收集現場觀眾的評判——科學家還是科技民工、商人還是理想主義者、領頭羊還是沒落貴族。最終,汪建的自我認知與外界評定顯示出一種令人炫目的分野。

    汪建繼續我行我素。不久前的另一次采訪中,他明確反對一種目前流行但價格昂貴的宮頸癌疫苗,并呼吁大眾應該接受相關基因檢測。這隨即引發了醫療體系的巨大反彈:一位該領域的投資人直接稱汪建無知,并指責華大基因股價被高估;在社交媒體上受到歡迎的婦產科醫生王玉玲批評汪建不尊重科學,表示“無比氣憤”。在諱莫如深的中國商界,針對個人發動言語攻擊并不多見。裂痕變成了一道鴻溝。過去數十年中,汪建和他的華大基因從未擺脫外界的質疑和嘲諷,而汪建對輿論場主動疏離和不合作的態度一以貫之。這次,一些人在等待汪建的回復,并期望他對自己的言行作出修正。但汪建依然故我,沒有回應。

    汪建查看華大基因在新疆新湖農場種植的4萬畝谷子的生長狀況。

    1.

    汪建在外界的怒潮中接受了我的采訪。那是在深圳遠郊一棟梯田造型的極富宗教感的建筑里。這里遠離喧囂,依山傍水,恍然隔世。倚靠山勢建造的龐大建筑整體宛若一座方舟,四周的山坡上栽種著幾十種瀕危樹種和花卉。溪流蜿蜒纏繞,在建筑右側形成一片湖泊,火烈鳥、孔雀、天鵝漫步其間。這是深圳國家基因庫,也是汪建的理想國。建筑的深處,冷藏著1,000萬份生物資源樣本,150臺基因測序儀正每天對近萬個人類基因組進行分析和解密。這里有足夠多的東西,用于展示這家世界最大的基因測序公司所代表的中國新型科技企業的成就和野心。

    基因技術試圖創造一個天堂。死亡人人難逃,但延緩衰老的速度還是有希望的。過去一百年,人類的平均壽命已經大幅提高。這是因為飲食、住房、公共醫療的改善以及藥物的作用。今天的研究表明長壽可以遺傳,且有基因與此相關??茖W家正在仔細研究這一現象,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用現代基因編輯技術對DNA做出關鍵性微調,幫助有需要的人延長壽命。那時,你也許會和自己的同學跑一場馬拉松來慶祝95歲的生日。他們可能最先將這些技術用在植物和動物身上,并徹底改變農業的生產方式,或者讓一些已經滅絕的物種復活。而這些幾乎都依賴于汪建和華大基因這樣的公司提供足夠多的基因數據及分析結果。

    汪建悄然出現在我身后。他個子不高,體型精壯,一頭花白的短發。沒有寒暄和握手,汪建帶我徑直走向中庭。他腳步很快,一步三個樓梯。我們最終在一張綠植環繞的桌子前坐下來,陽光從建筑的玻璃頂部徐徐而下,照在汪建略帶疲憊、不茍言笑的臉上。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汪建。在以往的電視和視頻節目中汪建表現得強硬而自我,但我遠未想到他在現實中也會這樣不留情面。我遞上名片,正試圖說明來意。汪建立刻打斷我:“財富(《財富》雜志)是舊時代的東西了?!彼_始講述彼得·戴曼迪斯那本著名的《富足》與自己對世界認知的共通之處。奇點大學的創立者戴曼迪斯曾將8位顧客送上了國際空間站并創建過十幾家商業太空探索公司。四年前,他在這本書中稱:指數型增長的技術、“DIY”創新者、科技慈善家和崛起中的10億人將“攜手”在2035年前后使人類社會實現基本富足?!案蛔憔鸵馕吨鴽]有人需要為物質生活而擔憂?!蓖艚x正嚴辭:還在追求財富的人都是傻子。

    “這個世界還有大量貧窮和饑餓?!蔽曳瘩g他。汪建不以為然,認為那都是政治家帶來的。他反問我還在為追求財富奔波嗎?我回答:是的。他說:“那一定是你總想著與人攀比,所以永無止境?!蓖艚ㄗ苑Q在深圳無房無車,從頭到腳沒有一件價格過萬的東西,自己除了早年在北京有一套不大的住房,在深圳的數年中都是租住居民房,且時常要為房東賣房而擔心四處搬家。我向他表示懷疑。他卻說,在工業革命開始的時候,沉浸在農耕文化的人們看不明白;當今天進入生命時代,人們同樣深陷于工業文明而不可自拔。我接著問他:那個新的時代真的來了嗎?他堅定地說:“至少在華大基因,已經來了?!?/p>

    我難以相信華大基因的數千名員工都與汪建一樣清心寡欲。他便挖苦我沒有做好功課就來采訪他,并稱自己在十年前就說過,“華大基因是一群為了尋找和踐行新的生活方式而聚在一起的一群人?!蓖艚ㄖ饾u提高語調,并開始顯得不耐煩了。我繼續挑戰他:“你是在建立一種新的價值觀嗎?”

    汪建爆發了。他瞪圓了眼睛,幾乎咆哮著對我說:“你滿腦袋都是舊時代的觀念,我們倆沒法談下去了。你要試圖跟上我,而不是讓我回答你這些烏七八糟的問題?!彼膽嵟诖髲d中回蕩,我相信在幾十米之外都可以聽到。一旁的公關負責人緊張地遞給汪建一杯水,并替我緩和尷尬。而公關團隊的其他人則低頭不語,顯得手足無措。汪建接著說:“不要惹我發火。沒別的問題,就散會?!彼D過頭,準備起身。

    媒體從未在汪建面前占得上風。過去數年中,沒有人能在公開的訪談中讓汪建打開心門。他堅持著強悍的形象,從未展現出絲毫妥協。有時刻意地戲謔,有時過分地直白,關鍵時刻施以狡黠地躲閃??傊源怂茉斐鲆粋€亦真亦幻、難以捉摸的形象。在知乎網站上,一位自稱就職于香港大學熟知汪建的留言者這樣評論道:“汪建不會允許媒體主導他,而他也總有辦法牽著媒體的鼻子走?!彼岬搅瞬痪们霸S知遠對汪建的采訪。

    畢業于北京大學的許知遠是中國眼下最活躍的知識分子。在其近來引起討論的視頻對話節目《十三邀》里,他常常穿著拖鞋,叼著香煙,牛仔褲右后方的口袋里習慣插一本維·蘇·奈保爾的小說。過去兩年,他與中國最受世界關注的獨立電影導演賈樟柯、哲學家陳嘉映、詩人西川以及在大眾娛樂業炙手可熱的制片人馬東所進行的對話都取得了成功,而他對汪建的這次采訪卻在互聯網上反響平平?!霸S知遠沒有辦法繼續‘悲憫地提問’,而變身成汪建的一位‘好奇者’?!蹦俏涣粞哉哒f,“這是汪建(又一次)一個人的秀場,作為坐在許知遠對面的人,這是少見的?!?/p>

    我想知道許知遠是何感受。在從深圳返回北京后不久,我給他發去微信,他表現出無話可說的樣子,讓我去視頻里找答案。我打開那期節目,汪建見到許知遠所說的第一句話是:“書是代表舊時代的東西?!蔽胰滩蛔⌒α?。

    2.

    最初的冒險給了汪建偏執的理由。1999年,華大基因成立于北京順義。這是一家私營的科研機構,沒有國家支持,沒有商業計劃。在當時的中國,科研體系均依附于政府及大學,連企業內部也很少看到研發部門。由汪建在內的四人聯合創建的這個組織,當時只有一個目的,代表中國人參加美國倡導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1986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杜爾貝克呼吁繪制人的全基因組圖譜,在根本上解開人類生老病死的奧秘。四年后,美國政府宣布至少投入30億美元,耗時15年時間,聯合多國科學家開展人類全基因組的測序和分析。這是繼“曼哈頓計劃”和“阿波羅登月計劃”后影響20世紀人類的三大科學技術工程,它最終對人類的影響或許將遠超前兩項。

    汪建目睹了這項創舉的發生。從久負盛名的湖南湘雅醫學院畢業后,汪建曾短暫做過一段婦產科醫生。在那個學術大變革的年代,汪建不滿于自己的所學所知,考入北京中醫藥大學繼續學習。在完成碩士和博士的學業后,汪建于1990年進入位于美國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研習病理,并擔任高級研究員。在美國已經成為熱點的基因科學讓汪建產生極大興趣,它可能會顛覆人類之前對自己和世界的所有認知。更迫切的是,在汪建看來,勝于這項學科本身價值的地方在于西方科學界處理問題的方式。他稱這是“摟底漿”,意思是從本質上解決問題。汪建意識到,如果再喪失掉這次機會,本已落后的中國科學界將永無趕超之日。

    他想把中國拖進多國合作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在美期間,汪建結識了同在華盛頓大學已經名聲顯赫的于軍和楊煥明,正是他們后來聯合創立了華大基因(還有一位是在德克薩斯大學學習的劉斯奇)。彼時,于軍已成立了華人生物技術研究聯盟,他的團隊正在接手一部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工作。1994年,中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提出中國人自己的基因組研究計劃,雖受限于技術能力和對未來走向的不確定,中國當時的策略僅是觀察和跟隨,但這至少證明中國并不是無視它。汪建看到生物科學與計算機技術正在融合,并預見摩爾定律會讓這一趨勢變得不可阻擋——在199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立項后的四年內,基因測序的成本已經降低了三倍。按照這一速度推算,大約到2000年其成本已經能夠被接受。

    40歲的汪建認為機會來了。1994年春節,汪建和于軍幾人喝酒,不行別的酒令,只背《毛主席語錄》。一人說“寄上三百元”,后面接“聊補無米之炊”,“全國此類事甚多,容當統籌解決”……汪建曾說,他能背下整本語錄。酒令行到一半,汪建忍不住流淚,說:“同志們,我們已經紅到骨子里了,還在美國待著干什么?干脆就接著紅下去,回國吧!”

    他們自作主張加入了“人類基因組計劃”。華大基因的四位創始人曾在湖南張家界召開了一次奠基大會。會上留下16個字:“年過不惑,家中殷實,施展抱負,報效國家”。但當時在中國科學界沒有人認識他們,更不會有人相信他們能成功,甚至在中國政府內部找不到人批準他們做這件事情。汪建把想法報給國家,但最終石沉大海。1997年,楊煥明依靠個人關系和學界的聲譽,在倫敦的一次會議上對人類基因組計劃的負責人說:“我們代表中國加入計劃?!边@個請求最終得到美方同意,分給中國團隊項目的1%。

    華大基因的成立意味著汪建及其團隊正式代表中國人展開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質工作。在2000年6月26日美國對外宣布人類基因組序列草圖繪制成功之前,華大基因順利完成人類3號染色體短臂上3,000萬個堿基對(約占整個人類基因組1%)的測序任務。

    對這家公司而言,卻是一場災難的開端。一腔熱血創建的華大基因幾乎走到盡頭。這家公司本無盈利計劃,沒有明確的后續項目,而且身背此前購置設備帶來的巨額負債。

    汪建對資本的藐視和厭惡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1994年,他率先回國,為把“人類基因組計劃”帶到中國展開籌備。汪建在北京開辦了一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乙肝試劑,自任董事長兼總裁。在那個年代,汪建的第一桶金賺得輕輕松松。他很快心生“賺錢容易,沒意思”的想法。這是他后來稱自己是“吃飽了撐的”的由來,同時也是后來其對財富表現出淡泊的基礎。但當他們真正開始組建華大基因并需要購置大量昂貴設備時,資本卻成為了汪建的障礙。

    他掏空了之前試劑公司所有盈余和個人積蓄,并以全部資產做抵押尋找投資。最后一刻,精明的投資人看到汪建無路可退,進而改變主意,只愿拿出事先承諾的四分之一。他們還在談判桌上羞辱汪建,讓其閉嘴,稱“money talks”。最激烈時,汪建在董事會上遭到資方股東的罷免。當時他也只能忍氣吞聲。兩年前,汪建的摯友地產商王石在遭遇類似情境時,他告訴媒體,“我當時比他慘”。汪建與楊煥明最終湊夠了3,000萬元,用以購買關鍵設備基因測序儀(測序儀當時每臺售價高達50萬美元)。楊煥明立即提交申請,事后他們得知:假如晚遞交一個星期,臺灣陽明大學的學者就將遞交申請,此后的歷史都將被改寫。

    政治上的威脅時刻存在。華大基因雖已名聲在外,但在中國幾乎無人知曉,尤其是在政府高層。即使知道的人也不愿公開談論——這不是國家支持項目,未經允許和審批,華大基因是擅自代表中國參與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紤]到時代氣氛,汪建剛剛起步的事業很可能被輕易摧毀。

    然后,異乎尋常的事情發生了。時任美國總統的比爾·克林頓在向全世界宣布人類基因組序列草圖繪制完成的電視講話中提及:“要特別感謝一群來自中國的科學家”。正是這句話,意外成為汪建和華大基因的救命稻草。此事最終被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江澤民知曉。在北京極具象征意味的中南海,江澤民接見了他們。

    接見送來了最高等級的保護。外界的非議消失了。華大基因不僅免于一死,反而名聲大振。中國科學院的高官隨即表態:“既然打了勝仗,就別追究了?!北本┦姓杆僬归_行動,給予華大基因一筆5,000萬元財政獎勵用于償還欠款。他們還在浙江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華大基因杭州公司,測序儀的數量也得以擴充。汪建似乎時來運轉了。

    那是一段單純而美妙的時光。2000年年初,亞洲基因領域的領先者日本展開對水稻的基因組測序,華大基因試圖與之一戰,以此奠定其在世界基因組學界的地位。這對他們的挑戰在于:科學領域同樣遵循“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的規則,而日本已經對此項目開展了近十年的前期準備;其次,初出茅廬的華大基因雖參與了“人類基因組計劃”,但其并不具備獨立完成一個項目的經驗;況且水稻擁有4億個堿基對,這是華大基因此前從未挑戰過的工作量。但華大基因的論文于2002年4月23日率先出現在《科學》雜志的封面上,比日本早了一個星期。這是新中國建立以來,被引用次數最多的一篇生物科學論文。另一場交鋒是在家蠶的基因組項目上。這次以日方的慘敗告終,而且據說其項目組就此解散,負責人做了保潔員以表謝罪。

    2003年SARS期間,華大基因捐出了30萬份診斷試劑。

    華大基因聲名鵲起,并很快再次迎來中國最高領導人的垂青。2003年中國爆發SARS(非典型肺炎)病毒。華大基因在拿到病原體36小時內,迅速破譯四株該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并將全部共計30萬份診斷試劑捐給政府。時任國家主席的胡錦濤聽說后參觀了華大基因。一些人告訴我,當時胡錦濤對華大基因所展現的科技力量及在世界上贏得的聲譽表示驚訝,認為其應該進入到體制內部并得到國家的支持,為人民做出更大貢獻。隨即,中國科學院與華大基因聯合組建了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國家給予其90人的正式編制,任命楊煥明為所長,汪建為副所長,按照局級干部發放薪酬。

    汪建心懷感激地投身于“科技報國”當中。他們迅速展開諸如家鵝、大熊貓等更多物種的基因測序工作,并為第一個中國人(黃種人)的全基因圖譜測序著手準備。華大基因做出這種大膽計劃是基于當時新技術帶來的設備升級:2006年,美國公司宣稱一種能夠將基因測序的速度提高一百倍的機器已經誕生。該設備將機器人學、化學、光學和計算科學融為一體,尤其是工業數碼相機技術的巨大進展使得人們可以拍攝用于“讀取”基因微小序列的熒光分子。理想狀態下,這種設備的規?;瘧蒙踔習y序成本降低至過去的百萬分之一。換句話說,歷時十余年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對一個人的基因測序花費了近38億美元,第二代高通量測序儀的出現意味著,下一個人的基因測序可能僅需要數天時間和3,000美元左右。這令汪建興奮不已,他認為這是一場革命。

    3.

    我與汪建的談話從這場技術革命重新開始。之前,那位公關負責人插述了一段自己如何被華大基因的遠大志向所吸引,進而辭去紐約令人艷羨的工作和生活來到深圳的故事。她逐漸把話題引向令汪建感到舒適的區域。

    汪建講述了一段早年求學的經歷。1977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不久,汪建以最后一批工農兵學員的身份進入湖南湘雅醫學院。這所由美國耶魯大學于1914年支持創辦的學校是中國最著名的兩所醫科大學之一(另一所是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孫中山曾為這里題詞,毛澤東曾在此主編過雜志。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汪建已經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了十幾篇醫學論文,成為湘雅副教授的有力競爭者。他自稱在那個時代幾乎沒有對手。

    他想強調工具的重要性。當時,世界銀行贈給湘雅一臺電子顯微鏡,汪建如獲至寶?!拔姨焯毂е?,別人白天用,我就晚上干通宵?!彼J為,工具是驅動一切變革最本質的東西。與化學和物理一樣,生命科學也是測量科學。當人們尚未觀測到納米級的微觀世界時,很多頑疾無法究其病因,更無從治療和預防,只能憑經驗去推測,甚至從神話故事和宗教中尋求安慰?!肮ぞ呙壳斑M一步,就能發現一個新的世界?!蓖艚冻霾豢芍靡傻纳袂?。

    這解釋了汪建為什么在2006年看到新的測序儀誕生時表現得那般狂熱。他意識到,這與個人電腦、智能手機等消費產品的問世一樣,得益于半導體制造業的發展趨勢——在數據處理能力和晶體管密度以指數級增長的同時,價格在加速下降。其結果是,如今你只需花費幾百美元,就能將1980年代全世界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輕松握于手中。汪建篤定,同樣的事情一定會在基因行業重演。

    他以慷慨激昂的措辭給中科院的領導寫了一份長達30多頁的報告,希望得到上級的支持以購買這種設備。汪建當時寫道:“中國人近代第一次與發達國家在科技領域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如果抓住這個機會,中國將盡雪自鴉片戰爭以來的恥辱?!?/p>

    但別人并不這么看。當時在基因學術界存在技術路線之爭:一些科學家主張借助計算機帶來的大規模運算能力,以工業化的方式解決問題;另一派則信奉回歸生物學本源,試圖在科學實驗中尋求突破。還有人提出“更具經濟性和可行性”的“功能基因組”概念。這相當于從局部逐個突破,直至拼湊出一個完整的系統。另一方面,對于第二代測序儀的質疑也不絕于耳。一些人認為這種機器雖然效率更高,但基于現行的數據處理方法,其產出的是一堆無用的垃圾。

    汪建遭到了一致反對。中科院的專家認為他的計劃過于激進,還有人說汪建不是瘋子,就是個傻子。更危險的事情發生了。汪建對采購這種昂貴設備表現出的急切,被懷疑想借機貪污吃回扣。他被人匿名舉報,中科院隨即成立調查組調查汪建。

    華大基因過去常??嘤凇皥髧鵁o門”。該公司年輕的首席執行官尹燁在北京一家茶館笑著對我說,此前破解SARS病毒時用到的病原體樣本是汪建求著政府和領導討來的。身為體制外的一家私營科研機構,在當時很難取得政府官員的信任,且在危急狀況下,很少有人愿為汪建擔保而置自己的仕途于不顧。尹燁至今難以忘記當時無意中看到的那個孤獨背影——一個赤色黃昏,汪建登上華大基因的樓頂,仰天長嘆……

    華大基因CEO尹燁

    當他們終于成為體制的一部分,卻發現什么也做不了。尹燁說,四年時間課題幾乎全被中科院否決?!拔覀冎坏玫綐O少的經費,但常常取得驚人的成果?!彼J為這也導致他們被妒嫉,甚至被誣陷?,F年39歲的尹燁大學畢業后慕名加入華大基因,正是在SARS期間他一戰成名:在接到任務后14個小時內,尹燁將一份完整的實驗報告送交到藥監部門。他通宵達旦,“感覺時間在變慢,整個人進入了另一個空間?!钡诙烨宄?,當時只有24歲的尹燁發現,面前的電腦鍵盤上落了一層頭發。

    我未能找到中科院當時的負責人。但一位了解那段歷史的人對我說,以汪建為首的華大基因團隊年輕氣盛,他們很多人都有過留學經歷而顯得驕傲自負;不講人情世故,也自由散漫。另一方面,他們幾乎沒有人是黨員。其中有幾人在上大學時輟學,還有人沒有接受過正規高等教育。這些讓華大基因在當時中科院的氛圍中顯得格格不入,他們雖有成績,但每年綜合考評幾乎都是墊底。到2006年時,情況已經到了難以挽回的地步?!八麄兊拇_太與眾不同了?!彼詈笳f。

    這是汪建的至暗時刻。雖然調查結果最終洗刷了汪建的冤情,但雙方的合作關系事實上已經破裂。幾經變故,華大基因的科研項目停滯不前,內部也開始出現搖擺和內斗。悲憤無助的汪建掛印封金,獨自一人開了輛吉普車,從北京一路到了拉薩。當他爬上雪域高原抵達圣地布達拉宮時,已是那年的農歷新年。在自由的崇山曠野和陌生的廉價旅館里,汪建度過了那個冬天最寒冷的日子。

    兩個月后的一天中午,汪建推開北京華大基因公司的房門,對所有人說:“我們要去深圳了?!痹谝鼰畹挠洃浿?,那看上去像是一次突然而沖動的決定。汪建當時說:“要想一下的就別去了,趕得上今晚6點火車的就跟我一起走?!贝藭r距離華大基因在北京創建已過去8年,而北京距離深圳2,200公里,相當于橫穿半個歐洲。

    后來尹燁得知,2007年元旦,王石問汪建要不去深圳?汪建回答,在深圳一個人也不認識。王石說他也不認識,但深圳有一個好處,這個地方不用認識人。

    4.

    鑒于深圳的歷史,這或許并不令人意外。深圳被列為“經濟特區”,當鄧小平開始在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后,這里成為了市場經濟的首個實驗區。玩具企業和跑步鞋制造商將大型工廠設在那里,工人也紛紛遷移到這個新城市。后來,這些工廠中很多已關閉,它們的業務則遷到勞動力更便宜、成本更低且對污染問題不那么重視的地區。

    深圳成為中國的科技孵化器。較長時間的市場經濟經驗以及毗鄰香港的地理位置,加快了深圳轉型的速度??萍技瘓F騰訊、電信設備制造商華為、以及電動汽車制造商比亞迪的總部都設在這里。地方政府也在這種轉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們向具備潛力的企業提供撥款,以及廉價的辦公場所,同時締造了一個延伸到香港的生態系統。深圳最初是很多科技組裝企業的所在地,因此這里也聚集了許多熟悉這個行業的人才,他們開辦了很多初創企業。接著,這些富有的企業家又孕育出風險投資業。針對規模較小且較為年輕公司設立的深圳證券交易所(與側重大型國有企業的上海證交所形成對比)讓風險投資業可以將他們扶持的企業上市,創造一個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一些最優秀的大學還在深圳設立了校區。

    現今中國地方政府都在鼓勵創新,但深圳還能容忍失敗。他們不會輕易拋棄那些曾經失敗的創業者,并給予他們資助。其中就包括汪建和他的那些追隨者。

    2007年年初,他們決定從中科院凈身出戶,并離開北京,選擇在深圳重建華大基因。關于這次出走,汪建稱當時的確“有情緒”。但他也說,一些善后事宜上,中科院領導體現出了大度。但在今天的華大基因內部,多數人堅定地認為,沒有這次出離,就不會有今天的華大基因,更不會有他們后來創造的所有成就。他們稱這和聯想后來在個人電腦領域獲得成功是一樣的道理?!八麄冏晕曳胖?,遠離了傳統的政府和科研體制?!庇督鹑跁r報》在對華大基因的報道中提到:“高層最終原諒了他們,僅僅是因為他們讓中國面子上有光?!笔聦嵣?,2003年時由于編制人數之限,華大基因有多半員工仍在體制外未能進入中科院。汪建那時也不知是福是禍,算是留了條退路。2007年,500人留在了北京,最終有90人跟隨汪建來到深圳,他們大多是體制外員工。

    深圳適合汪建。他驚異于這里的美麗:開闊浩渺的海灣,青秀娟麗的山脈,溫潤的海風,花開四季。他甚至被這里人的生活方式吸引——節日里,即使那些并不富裕的農民也會在家中插滿鮮花。他們在深圳東部遠郊工業區租下一棟廢棄的舊工廠。華大基因的首席運營官楊爽回憶道:“我推開這里的門,地上有厚厚一層土,窗戶爬滿了蜘蛛網?!彼妥谶@間工廠三樓的工作區對我說,深圳市政府當時提供的條件并不比別的地方優厚,領導層也對他們這群“逃離”北京的科學家心存疑慮——甚至開會討論汪建到底是“騙子”還是“瘋子”?!八麄儾蝗盙DP,但對高科技保持敏感?!睏钏嘈?,在那個年代,這些官員們對基因幾乎一無所知,但隱約感覺到越是聽不懂的東西或許就是未來。他們愿意為此下注。

    很快,華大基因就把舊工廠變成了生物實驗室。這里看上去更像傳統的數據中心。在一個1,000平方米大小、籠罩著幽幽藍光的車間里,他們塞滿了計算機和測序設備,包括10臺第二代測序儀。

    華大基因向深圳市政府夸下???,稱將為這座城市在未來五年內帶來十篇《自然》、《科學》雜志的論文。官員們并不知道這種論文有何價值,也從未有人以此為籌碼換取政府支持。他們做了一項調查,發現在生物科學領域深圳歷史上從未有過這樣的論文,整個廣東省從新中國建立至此也僅有兩篇。事實上,在這兩本全球最具名望和權威的科學雜志上發表文章,是衡量一個科研工作者或研究機構是否達到世界頂尖水平的標尺,也是其獲得認可、晉升甚至是資助的權杖。

    時任深圳市副市長的許勤隨即向華大基因許諾,如果得以發表,論文的每一位作者都將獲得100萬元的獎勵。2008年,由華大基因撰寫的一篇長達七頁(《自然》雜志文章平均篇幅不到三頁)、名為《第一個亞洲人基因組圖譜》的論文赫然出現在《自然》雜志的封面上。該雜志稱,華裔占全世界人口的30%以上,這篇論文具有“非凡意義”。這是“炎黃計劃”的第一步,該計劃由華大基因于2006年提出。當時他們身處中科院,項目一度擱淺。深圳欣喜若狂,并很快兌現了共計近1,000萬元獎金。2009年,華大基因一連發表了7篇同等量級的論文。2010年有23篇,2011年達到51篇。這80余篇論文規模超越了整個珠三角地區過去一百年的數量總和。折服之余,許勤覺得已難以兌現獎金。他邀請汪建等人到家中做客,親自下廚做了一頓紅燒肉,以示鼓勵。

    5.

    華大基因所展現的驚人科研能力引起注意,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們所采用的生產方式前所未見。媒體一度將其稱為“基因領域的富士康”,暗指他們僅僅是披著一層高科技的外衣,與那些處于產業鏈底端的組裝加工廠并無兩樣。富士康是蘋果公司最主要的代工商,其規模最大時雇工人數超過百萬人。后來因內部發生一連串極端自殺事件,富士康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黑暗的血汗工廠。華大基因的一些做法看上去的確與之相仿,汪建也表現出對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崇拜。他雇傭數以萬計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從事計算機和生物實驗相關的工作,用以支持基因測序項目帶來的大量運算和分析。要知道僅“炎黃一號”這樣的項目測序總量以達到1,177億個堿基對,若將這些數據印制成書,其厚度將超過384米的當時深圳最高建筑地王大廈。汪建相信當生物科學進入基因時代,那種一位科學家帶領幾個博士生圍坐在實驗室里的方式是杯水車薪,他們會在難以想象的龐大數據量和無序重復的數學運算面前寸步難行。汪建沒有回避“科技民工”的說法,反而得意地對外宣稱:“將工業模式移植到生物科研領域是華大基因的創舉和貢獻?!?/p>

    另一方面,汪建試圖繼續擴大設備的規模。完成對第一個亞洲人基因組測序,事實上證明了第二代測序儀的可行性和優勢。汪建找到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希望得到時任董事長陳元的支持。作為已故中共元老陳云的長子和中國最重要的銀行家,陳元在國內頗受尊敬。他領導下的國開行,為世界上最宏偉的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中國幾乎每一個重要項目提供了資金,包括三峽大壩。參觀完華大基因不久,陳元提供了一筆銀行貸款,支持其購買這種最先進的設備。2010年,華大基因從美國制造商Illumina購買了128臺第二代基因測序儀。這個令國內外同行瞠目結舌的全球最大訂單,使華大基因一夜成為全球基因測序能力最大的科研機構。汪建幾乎實現了對全球基因測序市場的壟斷——當時世界僅有三家公司能夠生產測序儀,其中制造能力最大、技術最為先進的Illumina公司占據超過七成的市場份額,而其需將一整年的全部產能投入至這筆訂單中。這意味著,華大基因的競爭對手要想得到這種昂貴設備,不僅需要足夠的資金,還需為此至少等待一年。

    技術提升和規模擴大帶來了成本的降低。很快,華大基因將基因測序的價格壓低至美國的一半。全世界的基因樣本紛至沓來,華大基因順勢在40個國家和地區展開業務。他們與歐美最有名望的機構合作,其研究成果也開始得到國際競爭對手的尊重。到2012年時,這個世界上每產生兩份基因數據報告,就有一份出自華大基因。在1,000種高等動植物的基因組測序中,華大基因主導和參與的超過70%。

    汪建至今感到慶幸。此前,在學術界對技術路線的爭論以及2008年金融危機的共同作用下,全世界的基因研究機構和公司幾乎停滯不前,而這給了汪建趕超他們的機遇?!暗人麄兓剡^神來,我已經跑得很遠了?!蓖艚ɑ貞浀?,率先意識到這一點的是美國頂級投行高盛公司。他們對華大基因的快速擴張感到驚慌,并威脅汪建:“如果我們大規模投資你的對手,你的所有錢都將付之東流?!蓖艚ɑ卮鹆藘蓚€字:歡迎。他心里明白,要達到華大基因當前的規模和能力,至少需要投入10億美元,以及組建一支足夠強大的科研隊伍。當別人走完這段路,他已經又向前邁出一步。

    CG公司美國總部大樓

    2012年,汪建啟動了至今其在商業上最雄心勃勃的計劃:收購Complete Genomics公司。汪建承認這是在逼迫之下的無奈之舉。華大基因是一家生物科技領域的技術服務公司,此前從未設想過進入工業制造的領域。但在2012年前后,Illumina公司意識到華大基因日益壯大對其構成的威脅,他們開始停止向華大基因出售新的測序儀、抬高試劑售價以及中斷設備維修服務。這讓汪建束手無策。他甚至登上極具象征意味的劉公島,去感懷這個民族曾因缺少武器裝備而喪權辱國的屈辱歷史。汪建決定去收購一家能夠制造測序儀的企業,從而在根本上擺脫Illumina公司的鉗制。好友比爾·蓋茨嚴厲警告汪建:“做好你的‘微軟’,不要去做‘英特爾’擅長的事情?!彼J為汪建瘋了,而且絕不可能成功。汪建不以為然,他出價1.176億美元向CG公司發出收購要約。

    CG公司曾是與Illumina公司實力最接近的競爭對手。這家位于美國加州山景城的基因測序企業的客戶包括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梅約診所以及一些頂尖的基因研究公司。雖然CG公司制造測序儀器,但并不出售。相反它以提供測序服務為生。金融危機以及其單一的收入來源讓該公司逐漸陷入泥潭,進而掛牌出售。

    收購在美國掀起軒然大波??茖W家、業界高管和政界人士聲稱,這次收購將對美國在基因測序領域的競爭力造成威脅。對這次交易的大部分警告來自Illumina公司。他們可能是這起收購最大的受害者,因為華大基因會減少對其產品的購買量,甚至成為一個競爭對手。該公司還雇傭了華盛頓的游說機構在國會挑起反對。他們將這項收購案上升至國家安全層面,指控由中國政府提供資金支持(國家開發銀行此前給予的貸款)的華大基因有可能通過收購獲得大量美國人的基因樣本,進而研制有針對性的邪惡生物武器。時任首席運營官的尹燁向美國提交的解釋文件稱,華大基因是一家員工控股的私營公司,這種猜測“無比荒唐”。他反而指出Illumina公司試圖破壞交易,并希望達成自行收購CG公司以消滅競爭對手的目的。

    這次收購引發爭議本身反映了基因界的一次轉變。10年前,由多國科學家共同參與繪制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曾因其國際合作精神而受到贊揚。但是,隨著基因測序成為生物技術產業的關鍵,以及其本身也變成了一門大生意,國際競爭和民族主義開始在類似收購案中占據核心位置。如尹燁此前指出的那樣,在華大基因交易宣布數周后,Illumina公司也姍姍來遲地向CG公司提出收購請求,并且比華大基因出價更高。但其帶有“敵意”的要約遭到CG公司的拒絕。汪建最終涉險過關。這筆中國對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生物科技收購案于2013年年初得到批準。

    6.

    工具在手,汪建感到踏實。我看到了幾臺華大基因在收購CG公司后自行制造出的基因測序儀。在深圳國家基因庫花草環繞的展示區里,它們從大到小依次排開。最大的一臺看上去有些復雜,它由一副機械手臂和一組大型計算機構成,至少能塞滿一間10平方米的屋子;而最小的一款便攜式的測序儀,其體積已經與一臺稍大些的微波爐相當。汪建相當自豪地向我講述了他們如何帶著這種小型設備迅速飛抵非洲埃博拉病毒的前線,以及多次矯捷地深入中國那些地形復雜的窮鄉僻壤。他告訴我,已有700臺華大基因的測序儀被投入使用,數量占據中國的四分之一以上,且其性能至少不輸給Illumina公司。

    汪建不得已構建出一個奇怪的業務組合:這家科研機構不僅能夠完成基因測序報告,還能獨立生產關鍵檢測設備。相當于一家腦外科醫院可以制造核磁共振儀。關鍵設備或者原材料往往在一個行業初始階段顯得尤為重要,但總會有人去解決這些問題,讓它們最終變得稀松平常。接著,行業會迎來一個大的繁榮。這種規律在很多領域都發生了,但也有例外,比如核磁共振儀。生產這種昂貴設備的技術被美歐兩家公司壟斷數十年至今,導致很多醫院無力購買進而不能讓更多人接受這項檢測服務,尤其是窮人。

    “這都是商人的貪婪與傲慢帶來的?!蓖艚ㄠ椭员?,并拒絕這樣的事情在他的基因行業重演。他大聲說道:“科學不是權貴與精英的奴仆,生命科學更不應該繼承工業時代的糟粕?!蓖艚ㄏ蛲粋€人人平等的未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基因圖譜,掌控生老病死;每一個花花草草都有。大千世界,芬芳斗艷?!辈贿^華大基因并非是要變成基因時代的通用電氣,汪建只是希望推動測序設備的平民化。他相信,基因測序儀一定會像計算機那樣以驚人的速度最終變成我們手掌中的一塊芯片。隨之而來的,將是大量新知識和藥物的加速產生。

    他最強大的對手依然是美國。在那里,新的測序技術不斷浮現。位于加州的生命技術公司從半導體芯片表面的感應器陣列中直接讀取基因堿基對,并獲得成功。他們期望隨著每一代新技術都能在同樣的面積上加入更多的感應器,測序價格也會隨之急劇下降。另一家創業公司則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測序儀器。他們采用一種名為“納米孔測序”的新方法,使基因片段從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孔中穿過,同時讀取其序列。美國目前已有超過40家這樣的公司,他們正致力于將一個人全基因測序的價格最終縮減至與血檢相當。

    汪建扮演了價格殺手的角色。測序價格是這個行業公司競爭力的標尺,美國人類遺傳學年會每年都要發布這項“指數”。2017年,美國公司已經將這一價格降低至每人1,000美元。但在那次大會上,華大基因僅600美元的報價顯然奪走了更多人的眼球。而且他們計劃在2020年以前將其壓低至200美元。汪建甚至對我說,華大基因完全有能力免費提供面向大眾的基因測序服務,就像摩拜單車那樣。

    全世界的基因公司都在試圖將其最新的發現應用于臨床。人類基因組的首次測序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完成,但基因療法卻一直進展緩慢。其對臨床和大眾的貢獻還很低,以至于很多人都已經忘記20世紀末那次多國科學界聯合創造的壯舉。直到2011年左右,一項被稱作“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服務先后出現在美國、中國以及歐洲的部分醫院和檢測中心。這是基于多年前的一項重要發現——1997年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在孕婦外周血中找到游離的胎兒細胞,并證明了以此為樣本來診斷遺傳疾病的可行性。后來,第二代基因測序技術加快了其被應用于臨床的速度??茖W家和醫學界稱,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可能徹底消滅包括唐氏綜合征、愛德華綜合征、帕套綜合征在內的三大人類遺傳性疾病。在此之前,要想預知胎兒的健康狀況相對困難很多。其檢測方法也常常令人感到恐懼和擔憂——為了獲得胎兒細胞,醫生不得不冒著造成孕婦感染和流產的風險,用針管刺穿她們的肚皮提以取羊水。

    基因科學開始體面地走入大眾生活。人們對新事物的第一反應總是恐懼——此前極具代表性的生物克隆技術、轉基因農作物以及多次出現在電影和小說中的細菌武器都引起了社會巨大的爭議和恐慌。但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開始讓一些人改變看法。他們看到,越發廉價的基因測序技術可能會帶來一個全新的個性化醫療時代,并且為癌癥及其他疑難疾病提供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和藥物。相形之下,這可能讓傳統的通用藥物看起來就像是二戰時的傻瓜炸彈。

    海量樣本是實現它的基石。汪建稱繪制一個人的基因圖譜幾乎是沒有意義的。這需要收集盡可能多的人類基因數據,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就是方式之一。再把它們與詳細的人口統計、飲食習慣、健康狀況和生活方式結合起來,利用超級計算機進行比照,尋找規律并識別基因缺陷,以此研發新藥物,最終提出新的治療建議。人類似乎找到了自己的說明書,基因領域的科學家還希望通過編輯和修改,以改寫人類的致病基因。此前,廣州中山大學的一名研究者修改了一處人類胚胎的基因組,成功切除了地中海貧血癥(一組遺傳性血液疾?。┑幕?。這意味著,人們現在不僅能依靠基因檢測技術預知下一代患遺傳疾病的幾率,以采取措施并提早預防,還有可能永久消除很多疾病。這些研究還有可能延伸到人類的衰老以及難以治愈的精神心理疾病領域,那些自古以來有關長生不老的傳說或許將會成真。汪建說道:“在整個歷史上,人們都沒能解讀出讓我們得以長久生存的軟件程序。而數據匱乏的狀態一旦改變,一切都不一樣了?!?/p>

    汪建在基因競賽的跑道上處于領先。數據是這個領域的“石油”——越先得到足夠多的數據,就有可能贏得比賽。從這個角度,華大基因已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基因公司了。他們于2010年開始在中國推廣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六年后,該公司成為全球范圍內首家完成100萬例這項檢測的公司。這也使得中國在基因領域被刮目相看——中國占據世界已取得的600萬份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樣本的一半以上,而華大基因自稱完成了其中的250多萬例。這個數字每天都在以更快的速度被改寫,華大基因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便完成了超過100萬例,是此前六年的總和。

    擔憂伴隨而來。大眾在接受基因檢測服務的同時意味著,個人的健康醫療數據存在泄露和被竊取的風險。政府已經意識到這將造成何種災難,但監管的滯后性看上去往往在所難免。尤其是在近來Facebook公司因大規模數據泄露所引發的討論中,大多數人毫不猶豫的認定,此類事件幾乎一定還會重演。另一方面,此前華大基因通過編輯基因組控制一種豬的體型,使其成為一款暢銷的寵物。這引起了一些科學家的不解和憂慮。人類正為自己的目的再造新的物種,這合理嗎?汪建拒絕討論這可能帶來的復雜倫理問題,他在深商大會上的發言即表明了他的觀點。另一些學者則顯得悲觀,他們稱在一些革命性的技術來臨時,大眾或許只能束手期望那些掌控技術的人是個天使。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對于華大基因,就像微信之于騰訊。它是一個面向大眾的服務,也是汲取數據的入口,而且還可以賺錢——這項服務已每年能為華大基因帶來10億元左右的收入。汪建的華大基因不僅因此被賦予商業上廣闊的想象空間,更讓其手握籌碼從容迎接即將到來的基因新時代,就像一百年前的美國工業大亨那樣躊躇滿志。

    7.

    這帶來了汪建身份的轉變。此前多年,他以科學家自處,拒絕取悅資本和大眾,從未將自己視為商人。華大基因看上去就像是一家實驗室。只不過它規模龐大很多,且不需要資助。向其他科研機構提供基因測序報告是華大基因最主要的資金來源。但產業化大門的逐步開啟,令汪建不得不兼顧商人的角色。

    為了籌集足夠資金收購CG公司,汪建第一次敲開了資本的門。2012年年底,華大基因出讓了旗下華大科技有限公司42%的股權,換取包括紅杉、軟銀等多家投資公司共計14億元現金。彼時中國銀根緊縮,很多投資者都囊中羞澀;基因領域在中國尚無融資先例,投資機構出手謹慎。但汪建態度強勢,對公司作出高達30億元的估值在當時看上去幾乎是天價。汪建對我說,若不是迫于收購的壓力,他絕不會將股權交給資本界。

    五年后,華大基因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鳴鐘交易。半年之內,其股價最高時達到262元,是發行時的15倍。公司市值很快超過千億,汪建的身價也隨之飆升至數百億元。他卻表現得波瀾不驚。一位目睹了華大基因股票開市過程的記者對我說:“汪建當時看上去就像一個無關者?!鼻苗娨豢?,汪建把機會留給了幾位遺傳病患者和關懷殘障群體的代表。在股東高管一起合影留念之際,眾人涌上舞臺,閃光燈亮起,汪建卻獨自退去。有人試圖挽留他,汪建揮一揮衣袖,消失在一旁的黑影里。會后接受采訪,他在宣揚了一番自己對金錢的淡漠后決定提前離場。汪建最后說:“人要活得有點意思,天天算錢太無聊。待會你們接著算,我就先走了?!?/p>

    商人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英雄。他們具有把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轉化成商品或產業的天賦。尤其在最近20年里,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催生出一批改變世界的成功商人,特別是那些出身平凡的人。他們的光芒超越了當今的體育明星、藝術家、科學家,甚至宗教和政治領袖。商人的崛起,自然將商業行為推崇至一種前所未有的至高地位。貿易已經取代戰爭,成為平衡這個世界復雜關系的最佳途徑,甚至常常被用于解決那些政治、法律和道德都難以完成的命題。這在中國亦有顯現,頂尖商人近年來投身于扶貧運動就是有意思的例子。有時,甚至凸顯出一種極端的對照——僅僅在幾十年前的毛澤東時代,中國人還對商業和財富完全是另一種看法。

    汪建并不信任商業。他在采訪開始就對我說:“企業就是有企圖的業務?!币坏┻@個企圖是由自私、貪婪或者仇恨所驅使的,那商業所制造出的只有災難和不公。自上世紀以來的石油和金融危機、區域性的饑餓與貧窮、全球氣候變暖以及生物物種的加速滅絕都與商業發展有關。商業的逐利性導致它實現社會價值有時只是一種手段。尤其受到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商業及經濟學理論有時也顯得冰冷——它夾雜著戰爭思維,也會變成一種區域競爭的武器。學醫出身的汪建認為工業時代產生的悲劇不應重演,特別是在基因科學所服務的生命健康行業,商業化并非是一條完美路徑。

    他試圖打破商人的某種思維定式。汪建曾經詢問比爾·蓋茨:“掙錢和花錢哪個更容易?”對方答道:掙錢容易花錢難。清教徒出身的比爾·蓋茨是今日世界最成功的商人之一,他在退出商界后專注于慈善以及探索人類的未來。汪建自認為參透了成功商人們的人生路徑——從最初的一項科學發現或者技術創新起步,集合資源將其產業化并賺取財富,最終又將財富回饋社會和大眾。他說,大家公認的偉大商人幾乎無一例外地按照這種三部曲走完人生。尤其是他們最后的選擇都是人性的顯現,甚至是在彌補之前的過錯,或者贖罪。但依照比爾·蓋茨的回答,反哺社會也非易事。有時一些商人還未來得及達成夙愿便遺憾而終。汪建表情認真地反問我:“為什么不能同步呢?能不能把回饋放在第一位?”

    汪建巧妙設計了自己的商業模式。他常常對外宣稱,將民生服務置于首位?!澳懿荒茏屓袊脑袐D都以極低的價格接受基因檢測?這樣中國是不是就再也沒有傻孩子了?”汪建說道。這種符合政府期許,也有利于大眾的切入方式,將為華大基因帶來一個可以預期的數據大平臺。在此平臺上,其有可能創造基因科學真正的大繁榮。而按照汪建的說法,這最終又會服務于大眾而形成一個循環。該公司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服務就是這樣的例子。汪建稱,他們以遠低于市場的價格說服一些地方政府,將這項檢測服務納入醫療保險報銷之列。這意味著當地孕婦可以免費接受基因檢測,而像唐氏綜合征、地中海貧血等遺傳疾病或許很快就會在這些地方消失。接下來,華大基因把采集到的血樣送到實驗室進一步對比分析,這將有可能帶來其他疾病的發現和診療——比如從孕婦的血樣中還可以得知其乳腺癌的發病幾率。汪建并不否認將從中獲利,但他說:“能不能少賺點錢?”足夠支撐公司運轉是他的上限。

    批評者并不覺得汪建有多么高明。公益、民生甚至是扶貧在今日中國商界,有時只是商人換取政治保護和商業利益的工具,這被看作向權利獻媚的行為。另一方面,反商業化在今天也是商業化本身的一件利器,甚至漸成主流。這極具諷刺意味,但在很多行業都有體現。在電影業,一些商業片導演開始以藝術片之名,換取更大的票房收入;消費品領域,挑戰大眾審美的小眾產品越發受到歡迎。從這個意義上,像鮑勃·迪倫和喬布斯這樣的叛逆者起初都是受益于此。

    這令汪建的言行有時看上去顯得拙劣。他直白地表達和過分地強調,同時也將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他破壞了在商言商的規矩。坦誠地說,快捷獲取基因數據的意圖在汪建的商業模式中非常突出。但不可否認,讓大眾以低價甚至免費接受基因服務,并在一定程度上消滅那些可怕的疾病是一項正義的善舉。相形之下,一些富豪在積聚了用之不盡的巨額金錢后所做的慈善,顯得遲鈍而割裂。汪建以他的熱情和智慧、他的偏執,還有他所宣稱的對金錢的淡泊,讓商業更加道德、人性化。而這正是他成為一個如此有爭議人物的原因。

    8.

    汪建的初心是建立一家非盈利的科學組織,潛心做研究,有朝一日振興民族。歸入體制或者接受政府資助是他最初所信賴的路徑。但2006年與中科院的決裂,汪建的計劃宣告失敗。這讓他南下深圳進而開啟自下而上的商業化,看上去是一種被迫之舉。而他后來表現出的所有掙扎與抗拒都根源于此。

    他至今相信威權體制的力量。汪建向我講述了中國消滅天花病毒的故事:上世紀中葉,這種歷史上共計奪走5億人生命的古老且死亡率極高的傳染疾病肆虐全球。1950年10月,毛澤東一聲令下,中國全面接種天花疫苗。兩年內,接種人數達到5億。不久,這種病毒就從中國消失了。而在一些發達國家,媒體、公益組織、政府多方努力下,天花仍舊持續存在了三十年。直至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人類戰勝了這種疾病。中國當時成為全世界的楷模。

    “你想想1950年的中國和共產黨正在經歷什么?”汪建說道,“政府一句話就把這事干了?!蹦菚r,建立僅一年的新中國正在向朝鮮派兵,西藏和海南尚處戰爭;數年的戰火讓這個國家滿目瘡痍,人均GDP不足200美元。汪建聲音低沉,自言自語道:“現在回看這件事情,你說誰起的作用更大?是媒體、社會團體、公司、資本家,還是……?”我承認在特定的時期、特定的事情上,威權體制有著不言而喻的驚人效率,這常常令西方民主國家望塵莫及。一些人認為,中國后來的經濟崛起也是有力的證據。而汪建堅信,基因科學面對的公共醫療領域永遠也不可能繞過政府。

    我意識到汪建話語背后的復雜情緒。他認為當下處于基因科學大爆發的前夜,錯過這個機遇中國又會陷入被動地追趕。因此他近來頻頻出現在那些讓他并不舒服的媒體面前,或是嬉笑搞怪,或是聲嘶力竭。也許他期望這個國家的掌權者有朝可以看到他的成就,聽到他的吶喊。他一面為當初脫離了體制的束縛而感到慶幸,也可能為遠離政治產生的疏離感而暗自神傷。這是屬于汪建的“圍城”。你也可以認為一個曾經的反叛者變成了擁護派,并將他推崇有道德的商業化、選擇從民生和公益入手看作是一種精巧的設計。不過,這更像是一種對現實的妥協。對于堅硬如鐵的汪建,這種妥協讓人動容。

    汪建身上殘存著時代的影子。他符合九二派企業家的鮮明特征——受鄧小平南巡講話影響,一批在中國政府機構和科研院所供職的知識分子于1992年前后辭職創業,形成了以陳東升、田源、郭凡生、馮侖等為代表的企業家群體。他們經歷了文化大革命,但此后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很多人是博士。有人把他們稱作“士大夫”,身處商場但深諳體制,曾對政治心懷抱負,習慣于宏大敘事,有兼濟天下的情懷。這些人是此前二十年中國經濟的中堅力量和受益者。但有意思的是,在遠離體制后他們心中都有一縷難以言說的“鄉愁”。而汪建遠居深圳一隅,這種地理上的距離或許讓他更感孤寂。

    汪建1954年生于湖南省懷化市,父母是地方政府的干部,因而汪建常常有零用錢請小伙伴們一同吃喝玩耍。加上他天資聰穎,甚至有些狡猾,汪建一直是同齡人里的孩子王。12歲時,中國掀起的文化大革命逐漸表現出失控。汪建記得有天母親告訴他,父親被人抓走了,而自己很快也會被帶走。母親把家里的積蓄交給汪建,囑咐他設法藏起來,以備急用。不久,汪建也被送到農村參加勞動,他在缺吃少穿的田間地頭度過了整個青少年。如今談起這段經歷,汪建卻表現出輕松。他眼睛閃著光,手舞足蹈地向我講述了如何“監守自盜”弄來大米,以及上山下河,捉老鼠、吃狗肉的趣事。

    我們都知道現實并非這般愜意。上世紀的那場政治運動深刻影響了幾代人,并造成或大或小的創傷。至少汪建對于金錢的不屑一顧就是那時埋下的種子——此前優渥的家境,以及母親留給他積蓄,都可能瞬間化為烏有,而饑餓、寒冷帶給他肉體上的折磨卻是真實的。這也造就了日后汪建所稱的“健康、快樂、長久”的人生觀。

    我想起對汪建的最初印象。那是在幾年前的一個電視節目里,汪建慷慨激昂地宣稱他所追求的是人類終極目標——掌控生老病死,實現兩質永葆。我幾乎沒等他講完就關掉了節目。在我看來,他怎么可以替地球上存活著的70億人做主,去定義全人類的終極目標?倘若從古至今的人們都是僅僅為了長生不老,怎么會有輝煌燦爛的文明?而那些最讓我們為之驕傲和銘記的,不正是一個個舍生取義、向死而生的人嗎?我那時覺得汪建不僅狂妄自大,而且粗暴無情。但后來,當一些我所尊崇的長者逐漸辭世,尤其是親人從身邊離我遠去,有一剎那,我動搖了。我想起來汪建所說的話。

    9.

    汪建最有可能輸給自己。他身價百億,卻對物質生活興趣了然;他狂熱追求身體的健康,將情緒和雜念拋之腦后;他嚴格地審視自身,對外界的評價不屑一顧;他單純地崇尚科學,對宗教和玄學嗤之以鼻。重要的是,他也這樣要求身邊的人。

    他將自己的人生哲學和價值觀念沒有保留地投射于這家公司的每一個角落。建筑里的陳設與文字,一花一木無不體現著他的意志。深圳國家基因庫進門處高達5米的史前猛犸象雕塑上寫著“永存·永生”,按照DNA結構設計的寬闊扶梯螺旋攀升至頂層,位于建筑三層的巨大中庭里遍布蘭花、豬籠草和綠蘿。暖黃色的燈光下,高達20米、形似電梯間的玻璃裝置里種滿了層層疊疊的新鮮蔬菜。中庭盡頭是一面巨型波普藝術風格的板報墻,上面寫滿了汪建對這個世界的洞察與預言,很多句式來自于汪建對毛澤東語錄的改編。他的哲學轉化成員工的行為規范:這里沒有人穿西裝系領帶,談論八卦和星座被嚴令禁止;會議室的桌子上擺滿了握力器,如果你手無縛雞之力意味著將沒有發言的權力;電梯里幾乎空無一人,爬樓梯才被認為是有利健康的方式。

    汪建在破除了過去很多組織繁冗不公的教條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建立了新的教條。華大基因雖已是擁有近萬員工的大公司,但其內部管理卻遺留著諸多創業公司的習氣。經驗告訴我們,那些過去讓你獲取成功的因素往往也會變成陷阱。另一方面,在一些旁觀者眼中,汪建雖自稱已經不問瑣事,但他在華大基因擁有的至高無上的地位缺少制衡和挑戰。他們擔心汪建一旦犯錯,將會給這家公司帶來致命一擊。

    有人說,華大基因的一些高管就是因此離開的。2010年之后的五年中,該公司的幾十位中高層管理者相繼離職創業。一份流傳于網絡的名單顯示,這樣新近成立的生物科技公司接近三十家,且大多開展與基因研究、服務相關的業務,并對華大基因展開圍攻。我在北京和深圳見到了當中的不少人,他們年輕、富有活力,而且都對自己與老東家的競爭顯示出信心,但沒有人聲稱要取代它。另一方面,除過資本的驅使和誘惑,很難找出一個共同的理由令他們當初選擇離開。汪建與他的門徒們也保持著一種融洽的默契。

    最著名的離職事件是關于王俊。在2015年宣布辭職以前,他是華大基因的董事和首席執行官,被認為是汪建的接班人?,F年42歲的王俊參與了華大基因的創建,且在此后的多次學術突破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還主導了對CG公司的收購談判以及華大基因的產業化。幾乎所有人都告訴我,王俊是個天才。這包括汪建。王俊曾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說,當他的同學依然拿電腦作為大型計算器使用時,他已經開始思考如何教電腦學習——他構建了一只數字化的瓢蟲,試圖從自然界的瓢蟲那里學習覓食,那時他只有20歲。

    離開華大基因后不久,王俊創建了一家新的生物科技公司,且得到了騰訊公司提供的10億元投資。我在深圳西部的一處后現代感的寫字樓里見到了王俊,他身材高大,駝色的高領毛衣和淺藍色牛仔褲讓他看上去就像是電影明星。王俊花了很長時間向我描述他想創造的那個未來,對與他辭職有關的話題卻欲言又止,也避免對汪建作出評價。在中國商界,從柳傳志與孫宏斌、到馬云與衛哲,類似的故事并不少見。但其中的復雜滋味或許只有當事人能夠體會。王俊最后對我說:“在一起16年,我跟老汪有許多地方很像,但又有很多不同?!?/p>

    我以為王俊對于汪建會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汪建卻笑呵呵地說:“孩子大了,希望走出去,誰都沒有錯?!彼又猿暗?,“我家閨女我也管不住啊?!比缓?,汪建像一個老頑童那樣做出夸張表情,并對一旁的公關負責人笑著說:“下回給我準備一個細瓷瓶,插一根柳枝進去……讓我一路把知識和人才撒向人間?!彼拇笮β犐先ビ行┛斩?。

    這讓我想起尹燁所講的故事:在參與SARS病毒防治期間,尹燁一直沖在最前線,與病人一起被隔離在北京遠郊的小湯山康復醫院。這意味著,他也有隨時被傳染的風險。而在尚未找到對策的一段時期里,感染即意味著死亡。當最終順利完成工作返回公司后,尹燁才從同事那里得知,汪建此前專程找到院士鐘南山,為他爭取到幾支用于危急時刻保住性命的抗SARS血清,并一直保存在自己身邊?!袄贤艟褪沁@樣的人?!币鼰顚ξ艺f,“你看到的都是他的嚴厲,但其實他會默默付出,不會告訴你。就像父愛?!?

    “汪建孕育了這個行業,并主宰它、守衛它?!绷硪晃粡娜A大基因離職并開創了自己事業的前高管在他位于北京的辦公室這樣對我說,“即使未來汪建不能實現自己的宏大目標,甚至有天一敗涂地,他也已經是個英雄了?!彼nD了一下說:“英雄皆毀譽參半?!?/p>

    事實上,我眼前的汪建無比虛弱。數場會議和連續十幾天的舟車勞頓讓他患上了嚴重的咳嗽。采訪的后半段,咽喉的疼痛讓他幾乎失聲。即使這樣,他仍然多次拍案而起。但當我最后問他上一次哭是什么時候。汪建才壓低聲音說是母親去世。但真正為了事業還是在18年前,因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而成立華大基因的那一刻?!澳菚r王俊在那喊,1999年9月9日9時9分9秒,啟動!我想這是一個全人類的事情,我們這幾個人是不是有點過分了?!彼嬖V我,自己后來這一路的經歷其實僅有一句話——“錯把國事當家事,惹出眾多啼笑皆非來?!边@讓人不忍問他是否心中有悔。汪建一邊起身離開,一邊解釋道:“其實就是哽咽了一下,我怎么會哭?”(財富中文網)

    掃描二維碼下載財富APP
    色视频在线观看无码|免费观看97干97爱97操|午夜s级女人优|日本a∨视频
    <menuitem id="kvf8t"></menuitem>

    <strike id="kvf8t"><label id="kvf8t"><var id="kvf8t"></var></label></strike>
    <ruby id="kvf8t"><del id="kvf8t"></del></ruby>

    <ruby id="kvf8t"></ruby>

    <noframes id="kvf8t"><option id="kvf8t"></option></noframes>